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普中新闻 -> 图文快讯 -> 正文
【字号:||
反思交流促成长,凝心聚力启新航|普陀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夜学第二讲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3-25 10:29  来源: 访问:

春催万物新苗长,思省教途慧火燃。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近日,普陀中学开展了青年教师夜学第二讲。本期学习聚焦“学为中心”课堂构建,旨在通过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推动青年教师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夜学习由青研团团长刘书唯老师主持,特邀学术指导中心王赛平和张静静两位导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刘建芬副校长出席夜学习。



教师发展处周星南主任对前期学校开展的“传帮带”青年教师汇报课做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扎实进步,并结合听课情况,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教学向“新”而行。要发挥青年教师优势,充分结合时政热点,利用好AI等现代教育技术,开拓教学新径,唤醒课堂活力。第二,警惕“PPT依赖症”,注重扎实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字迹工整、手写脉络清晰的板书,既突出知识重点和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增加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能及时根据课堂情况作出回应,让教学更有实效。第三,课堂语言表达要注重情绪调动,语音语调要有感染力,通过情绪起伏和节奏变化及时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刘书唯老师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反思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深入分析了教学内容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勇于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积极地优化学生反馈和互动环节。同时,他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期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应璐琳老师从考情分析入手,搭建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总结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三条改进措施:一要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二要细读文本,结合文本实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抽象的概念;三要在课后进行个性化辅导,让学生更好掌握散文化小说的特征和解题技巧。



沈姝辰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教学设计思路,课后探讨小组讨论时长与课堂教学节奏之间的平衡问题。她提出应以真题为指导,深入挖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并认为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具体且具有导向性。此外,她强调了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美化工作的重要性,以实现教学的精致化。

许璐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精心制定了教学目标,选择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她指出,在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时间管理尚需进一步优化,以更有效地适应教学节奏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许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成效。

杜萧萧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一方面,她鼓励理科教师使用虚拟实验室,这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她认为目前的课堂结构还有改进的空间,强调板书不仅要有条理清晰的内容,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在语言表达方面,她认为教师应力求精炼准确,避免冗长和模糊的表述,以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赵煜熠老师基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心策划了教学方案。她主张,首先需持续增强课堂的管理能力,其次确保教学流程的连贯性,最后要有效地整合和概括学生的发言要点。如此做法,不仅能促进学生间的互动,还能提高整体教学成效。

王赛平老师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成长,强调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三注重:一注重导入、二注重学生互动、三注重课件制作,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意识、手中有方法”。同时,王老师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为青年教师减轻“心”压力、专注专业成长提出切实的建议。



张静静老师认为不论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应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做到对“语言的解码”到“文化的解码”再到“审美的解码”层层递进。她强调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要求青年教师尽可能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

知不足而后进,望远山而立行。任何一次历练都是展翅飞翔的前奏,以教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成长的"第二课堂",普陀中学青年夜学习将持续搭建经验共享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实现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