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力量在脚下,行走的课堂在途中。为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近日,普陀中学组织高一高二年段学生前往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游学江南”研学活动。同学们游学江南,在园林曲水间感受东方美学,在百年学府里种下理想种子,用脚步丈量历史,以文化浸润心灵!
沐浴着春日暖阳,普中学子步入百年名校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聆听导游讲述四百多岁的文星阁见证苏大的变迁与发展、地标建筑红楼与劳拉·海淑德的故事,深味巴洛克风格的东吴门后书写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苏大校训,赏春花绽放袭人,嗅芳华暗香浮动,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到了苏大百年历史的厚重,在苍翠古木掩映之下怀想上个世纪与苏大相关的种种往事旧人。同学们在这份宁静与肃穆中感受文明的温度,触摸历史的心跳,洞悉学术真理的伟大魅力,在心底种下求学的理想种子。

历史是一道厚重的墙,生活是一扇多彩的门,文化是一把奇妙的锁,博物馆是万能的钥匙。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史;一座博物馆,半部姑苏史。普中学子抵达苏州博物馆西馆,与吴文化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在通史陈列馆,吴王余眜剑在环形展柜中静静诉说着吴越春秋。剑身的鎏金纹路历经千年依然清晰,铭文记载了战役的兴衰。在苏作工艺馆里,苏绣的针脚在光影下流转,玉雕的肌理透着江南温润,明代漆金木雕观音像衣袂褶皱处的贴金工艺历经六百年依然璀璨。国际合作馆的亚述帝国的展览与苏州织物并置展出,不同文明在玻璃展柜中完成了一场静默的对话。展柜外的普中学子在吴王剑前驻足,在亚述帝国的浮雕前沉思。苏西博物馆是江南文明的立体教科书,在古今对话中充实了同学们的智慧,更是一扇望向世界的窗口,在流连忘返中打开同学们的视野。

“苏州园林甲天下”,此次游学我们选择了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
狮子林。进入狮子林,同学们游览了贝家祠堂,观赏贝家祠堂屋顶的福禄寿喜石像,看雕栏上的牡丹、凤凰及寿字图案,还有带花瓶与贝叶图案的挂屏,跨过节节高升的海浪形状的台阶。此外,在导游的带领下,同学们还游览了指柏轩、燕誉堂、小方厅、真趣亭等建筑,感受房屋设计中蕴含家族理念和文化智慧。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它如同一轴缓缓展开的水墨长卷。普中学子漫步在蜿蜒如练的青石板路上,看潺潺流水倒映着粉墙黛瓦,将千年文脉与市井烟火尽收其间。
古城苏州是文物的栖息地,更是江南文化的的代表。 在本次游学中,同学们无论是凝视青铜器上的历史包浆,还是轻抚苏绣的经纬之美,每一次驻足都是一场与古今中外的深度对话,都是一次真实情境的学习。
路有尽,风有停,梦想无归途。普中学子用热情与活力感受江南文化的美好。最好的课堂行在途中,最好的教育源于生活。祝愿普中学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格物致知行长远,青春路上意气发!